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

脊髓損傷的定義

.
內  容:
定義:
  脊髓由延腦沿伸到上腰部,位居脊柱所形成的管腔中。脊髓約每隔半公分,自左右兩側各分出一條脊髓神經到全身。脊髓的功能在於溝通腦部與周圍神經,也就是說,它可傳達腦部的訊息到四肢或內臟,也可傳達四肢或內臟的感覺到腦部。脊髓一旦損傷就會產生許多的問題。

侵犯處:
脊髓、腦、神經徑路

流行病學:
以20歲至29歲之年齡層的發生率最高。男女之比約為五比一。

症狀:
  1.肢體癱瘓失去功能,重者連呼吸機能都受到限制。
  2.自主神經失調,影響所及包括心跳、血壓、排汗、大小便和性活動。
  3.容易發生併發後遺症,如褥瘡、排泄失禁、尿路感染、心肺功能減退、痙欒、神經根痛、性功能障礙、自主神經反射過度等等。

病因:
  原因可分為兩大類,一為外傷性,另一為非外傷性,兩者約為四比一。在台灣地區,造成外傷性脊髓損傷的原因,以車禍居多,幾乎佔一半的病例,其次為高處跌落、被重物壓傷、運動傷害及刀傷等。至於非外傷性原因,則以腫瘤、發炎、血管畸型居多。  危險因子︰交通事故約佔48%,高處摔落約15%,職業傷害約12%,病變約9%,運動傷害約5%,刀槍傷約5%。

如何預防:
  1.避免上述危險因子
  2.在事故現場,急救人員應密切注意脊髓損傷發生的可能性,經由正確的搬運姿勢及各種輔助器固定傷者的頭頸身體,避免造成進一步的傷害,並應立即送至脊髓損傷中心或有經驗之醫學中心救治。

適切處置:
  ‧在診斷後的自我照顧。
  ‧遵從醫師的處置。
  ‧透過各種神經學及影像學檢查,以瞭解脊髓損傷嚴重程度,並應注意是否有相關傷害。
  ‧為使脫位脊椎復位或保持脊椎之穩定度,可施行手術處理。
  ‧至於復健工作,以儘早運動為原則,另有傾斜床活動、輪椅訓練、日常生活訓練、步行訓練等,期使病人能獨立自主生活。
  ‧另需預防併發症發生,如:泌尿道感染、褥瘡、關節攣縮、呼吸道感染、深部靜脈栓塞等。

診斷評估:
  1.自我症狀的觀察。
  2.接受醫師的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(特別是神經學檢查)。
  3.脊髓造影檢查,及電腦斷層攝影(CT Scan)

  可能的併發症:包括:運動感覺機能障礙、排尿排便困難、呼吸機能障礙、性功能障礙、皮膚併發病、自主神經機能異常等。

  預後:家庭關係改變、社會適應不良,失去自信,覺得卑微,人際關係淡化,自我封閉於社會角落。 嚴重者會有憂鬱症,甚至自殺。

整體評估:
  1.在急性住院期間,經由醫療與復健工作,學習新的自我照顧技巧,養成日常生活獨立能力,進而調整工作技能以面對新環境。在患者度過危險期後,心理治療便可介入照顧,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務。患者心理反應可能出現震驚、否認、哀傷、沮喪、接受等階段,其時間長短因人而異,而病人的適應與否,病人本身、家人、醫療人員、社會大眾、政府都扮演著相當的角色。

  2.損傷並不是失去一切,只要重拾信心,肯定自我,結交朋友,走入人群,面對婚姻,組織家庭,都不是難成的事。男性病友雖有勃起射精方面的困擾,但有解決之道,而生子也是可能的,人生幸福並不會少於常人

建議的活動:
  急性期須臥床休息,但恢復期應儘早接受復健治療。

建議的飲食:
  無特殊限制,惟要避免會愴到的食物。

何時該找醫師:
  1.當您有上述脊髓損傷的症狀時。
  2.在接受治療時有下列情況發生:
  甲、產生上述併發症時
  乙、症狀未改善,仍反覆發生時
  丙、出現新的非預期性的症狀或在治療中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。
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